当前位置:首页>安卓软件>小说漫画>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

  • 类型:小说漫画
  • 版本:味精出品
  • 大小:22MB
  • 更新:2024-06-03 09:22:28
  • 厂商:暂无
悟心影视盒子影视播放
  •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
  •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
  •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
安卓软件介绍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免费看电影软件,除了丰富的电影资源,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还具备强大的播放功能。用户在观看电影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清晰度,如标清、高清、超清等,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需求。同时,软件还支持倍速播放,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调整观影速度。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介绍:

聚合了各类影音节目资源,题材丰富,分类清晰,方便大家更好的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满足大家个性化的追剧需求,没有热门的限制,享受最佳的观影服务体验,所有资源都是免费提供的,让你不花一分钱看剧,追剧无忧。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安装不了怎么办?

可能由于安装包损坏,导致软件无法进入,将原下载安装包删除后,重新下载尝试安装。

用户设置了未知应用无法安装,需要用户开启允许未知来源应用的权限。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软件亮点:

1、高清影视剧节目内容,开启全球追剧模式,随时随地畅享观影。

2、智能的推荐系统,根据个人的历史观影记录,为你推荐相关的节目。

3、悟心影视盒子多屏互动功能,支持手机、平板、电视等设备的无缝切换。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软件功能:

1、悟心影视盒子实时更新剧集,最新剧集同步上线,不错过任何的精彩瞬间。

2、提供多种清晰度选择,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下的观影需求。

3、支持关键词、演员、导演等多种搜索方式,快速定位想看的剧集。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

悟心影视盒子免费版影视推荐

这些天对于DC粉丝最高兴的事无异于《正义联盟施奈德剪辑版》的播出,这部让粉丝们等了3年之久的电影终于在HBO Max平台播出,而且是4个小时的超长电影。但对我本人来说,还有一个让我更加关注的事情,就是Netflix拍摄的DC剧集《睡魔》的演员阵容的公开。看到这估计很多粉丝心中又乐开了花,《睡魔》人气还是不错的,又有网飞接手,这剧岂不很稳了。Stop!笔者本人关注的重点不在《睡魔》,也不在Netflix,而是双方的合作关系。众所周知,Netflix是一家流媒体厂商,主要制作电视剧集,近些年也制作或购买了不少电影,但其电影从未在影院播出,而是直接在其流媒体平台上播放,所以其和好莱坞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华纳也一直在搞自己的流媒体HBO Max,这和Netflix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双方已经是竞争对手了,但2020年下半年双方还是就《睡魔》的授权达成了协议,据了解,《睡魔》作者尼尔·盖曼和《自杀小队》(2016)导演大卫·阿耶将共同监制这部剧,《神奇女侠》编剧艾伦·海因伯格将为剧集编写剧本,而有小道消息称这会是DC迄今为止预算最高的剧集,而华纳也会在此次合作中收获一笔“意外之财”。可以看出,华纳和新对手Netflix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合作,这种和竞争对手合作的情况,在华纳历史上还是非常少见的。个人觉得这次合作对华纳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其很可能是华纳走向开放的一个开始,换句话说,开放IP授权是华纳走向复兴的一个好方法,甚至也是目前击败隔壁(漫威)的唯一方法。下面笔者将深入探讨一下。

一、漫威的发家史

要说击败漫威,首先了解一下漫威的历史。漫威的历史比较长,咱们主要说说漫威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在2000年之前,漫威的经营可以说不是太咋地,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否则也不会把旗下各大超级英雄授权给各大电影厂商。授权之后,环球拿到了《绿巨人》的改编权,索尼哥伦比亚拿到了《蜘蛛侠》,20世纪福克斯拿到了《X战警》及《神奇四侠》,派拉蒙只得到了《钢铁侠1》的发行权,而这些公司就开始各自制作手里的相关电影。环球作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亏得却是最惨的,两部《绿巨人》都大亏,否则也不会把《绿巨人》的授权这么轻易还给漫威;而派拉蒙则是《钢铁侠1》之后,就不再发行任何漫威电影了,其跟漫威的合作仅在发行方面;索尼和福克斯则比较复杂,因为两者的相关电影都大赚特赚,尤其是索尼,《蜘蛛侠》让其数钱数到手抽筋,所以两者都不肯把手里的授权还给漫威。而后迪士尼收购漫威,接着又收购福克斯,福克斯手里的《X战警》和《神奇四侠》全部回归漫威,而骚尼那边的《蜘蛛侠》则依然未能回归。

看到这里,笔者要告诉大家的并不是漫威手里有哪些版权,而是这些和漫威合作过的厂商。好莱坞6巨头(迪士尼、环球、20世纪福克斯、骚尼、派拉蒙、华纳)再加上现在牛B轰轰的网飞,除了迪士尼和华纳这俩以外,其他全都和漫威合作过,与其说漫威很厉害,不如说它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飞了上去。正是这些电影公司花费了无数的金钱和精力,让漫威的超级英雄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这一点就像是现在的Android操作系统一样,其能在移动领域一家独大,并非是谷歌实力超群,而是因为有一众合作厂商的共同努力。

现在漫威已被迪士尼收购,变成了和DC一样的私有财产,迪士尼不再和任何公司合作漫威的影视剧,现在全部由其自己独立制作。而拥有DC的华纳,也同样如此,但华纳收购DC的时间却更早。漫威从开放走向了封闭,而DC却一直保持封闭,如今被漫威死死压制的DC,为何不能像曾经的漫威那样,用开放换来自己的复兴呢?

二、如何开放

很多粉丝都担心,如果DC把自己的超级英雄授权给其他电影公司,那么会不会出现像漫威这样,一大堆IP无法收回的情况。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当初漫威和各大公司签署“卖身契”时,是自己濒临破产时的无奈之举,在90年代那个非信息时代,信息传播还未像现在这样全球化,IP的影响力远不如今,即便签了卖身契,漫威卖出的英雄也没多少,还有美国队长、雷神、寡妇姐等一大堆IP没卖出去。现在则不同了,华纳本身就家底殷实,母公司是家大业大的AT&T(其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中国电信),按照母公司的营收,华纳是全球第一娱乐巨头,所以华纳没必要像漫威那样签署这种“卖身契”,而是可以有条件地授权自己的IP。我们先来看一下漫威当初的卖身契是怎样的合约,以索尼为例,其拥有蜘蛛侠的影视改编权,当初双方签约,只要索尼一直把电影拍下去,其拍摄的漫威电影间隔不超过5年,就能一直享有该IP的授权,也就是说索尼只要能在5年内拍出两部漫威电影,就能一直拥有该IP的影视改编权,这不相当于无限续命了吗?只要索尼不倒闭,这东西理论上永远都无法回归漫威。能签下这等“丢人现眼”的合同,并非是漫威的无能,而是由于当初漫威商业意识的淡薄以及相关授权经验的缺乏,估计它自己也想不到这些漫画人物在几十年后竟然如此赚钱。

(1)授权哪些人物?

华纳如果授权自己的漫画人物,肯定不能把正义联盟里这些核心人物给别人,必然是授权一些边缘角色,比如暗影契约、恶魔骑士团、JSA全明星、常胜七勇士、自由斗士这些,这里面我提到这些超级英雄团队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木有听过,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怎么听过,要不怎么叫他们边缘角色呢?华纳把这些超级英雄授权出去,一来不会影响现有DCEU(DC宇宙)的发展,二来可以充分发掘现有超级英雄的“钱力”,看看还有哪些人物值钱。大家不要忘了,当初DC的《自杀小队》和漫威的《银河护卫队》都是无意中大火的,谁能想象DC阵营中还有多少《自杀小队》?

当然这里面我重点提一下绿灯侠,绿灯侠作为正义联盟的核心成员,人气很高,华纳理论上不应给别人,但2009年华纳曾拍了一部绿灯侠的电影,还请了《死侍》的主演瑞安·雷诺兹和《绯闻女孩》主演布莱克·莱弗利来担任男女主角,结果该片口碑极差,票房也很悲剧,结果绿灯侠系列就被搁置了好多年。华纳如果把绿灯侠授权出去,也未必不可以,一来可以学习一下其他公司是如何打造该电影的;二来帮助恢复一下该人物的人气,毕竟当初口碑很不好;三来赚取一些授权费。这种一举多得的事谁不想干呢?目前DC漫画拥有几百个角色,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华纳完全可以把这些边缘角色都授权出去,与其让其在家里吃灰,何不拿出去赚些外快呢?

(2)如何授权?

总体上来讲,这种授权和漫威当初的授权类似,但不能像漫威那样让对方可以“无限期续约”,也就是最好加上一些限制,比如授权时间为2到3年,在此期间对方可以随意拍摄相关影视剧作品,同时此授权仅限影视剧,至于图书、音像、游戏等不在此范围内。

当然授权要以华纳的利益为主,不能出现损害华纳利益的事情,所以授权当中可以加上各种限制条件,这里笔者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前巴塞罗那足球明星克鲁伊维特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货刚出道时的表现绝对是梅西C罗级别的,到底有多牛X你们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我就不多说了。本来这货可以成为梅西C罗一样的球星,可是最后不到30岁就没人要了,原因就在于他私生活极其不检点,这不仅影响到了自己场上的表现,还带坏了整个球队,所以巴萨宁肯把他零身价卖掉,也不愿让他留在队内。巴萨先是把他处理给了纽卡斯尔,后来在纽卡斯尔表现不好,又被清理到了巴伦西亚,而且同样是免费转会,可以看出克鲁伊维特几乎到了无人想要的地步了。鉴于克鲁伊维特在巴萨时的风流韵事,同在西甲的巴伦西亚就留了一个心眼,他们在克鲁伊维特的合同中加入了一个条款:球队有权解除合约。这个条款的意思是球队可以在必要时解除克鲁伊维特的合同,而无需支付其解约金,正常情况下球队在解除球员合同时要支付其合同剩余年限的工资,而现在巴伦西亚可以不花一毛钱就解除克鲁伊维特的合约,这个条款就是为了防止克鲁伊维特把自己的坏毛病再带到球队。当然克鲁伊维特在巴伦西亚只待了一年就自由转会到了老家荷兰的埃因霍温,双方也是和平分手。笔者在这里想讲的是,华纳完全可以效仿巴伦西亚这种做法,在合同中加入一些防止特殊情况发生的条款,一旦触发这些条款,华纳有权解除合同,收回授权。比如,一些公司拿到授权后,并不打算认真开发该产品,随便找几个编剧、演员,再掏出个两三千万,就敷衍出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可能都很烂,给DC漫画以及华纳带来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假如有这种情况发生,华纳就可以立即终止合约,拿回授权。

当然这种授权因为牵涉到很多方面,需要华纳和对方深入交流,笔者在这里只列出一些例子,不再展开讨论,相信双方的法务团队也都不是吃素的。

(3)授权费怎么收?

至于授权费,笔者在这里提出两种建议,仅供参考。第一种是“买断式授权”,对于某部或某几部授权出去的DC电影,华纳收取固定费用,比如授权某制片商拍摄3部DC电影,一共收取8000万美元的费用,至于能赚多少或者赔钱,那都是制片商的事了,和华纳无关。第二种是按收益/票房比例收取授权费,比如某制片商拍摄了一部DC电影,在全球共获得4亿美元票房,华纳可以按照3%的全球票房来收费,也就是收取1200万美元。这两种收费方式和目前票房的分成非常相似,笔者也是参考了票房的分成来举例的。

三、开放之后华纳能得到怎样的利益?

华纳曾几何时可是好莱坞头号电影厂商,但是现在却被迪士尼碾压得连渣都不剩,甚至环球、索尼也时不时来怼自己两下。此外,华纳被AT&T收购之后,一直忙于整合,没有时间甚至是没有能力挖好DC这座金矿,这时候开放,能够解决华纳的很多痛点,至少能争取一些时间来进行调整,笔者在这里细细说一下。

(1)资金上的回报

毫无疑问,开放授权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资金上的回报。华纳在2018年被AT&T以854亿美元收购,背负如此重债的AT&T急需变现,在刚刚发布的季度财报中(2020财年第四季度),AT&T收入457亿美元,比起去年同期的468亿有所下降,而其运营支出为564亿,去年同期为415亿,出现亏损的原因是非现金资产的减值。经营压力如此大的AT&T现在就是想着搞钱,既然如此何不把自家的IP开放一下,拿出去换点钱不是挺好吗?

全球范围内,目前能够和华纳合作的厂商估计有数十家,除了漫威/迪士尼以外,其他电视/电影/流媒体厂商理论上都是华纳的潜在合作伙伴(实际上迪士尼也可以合作,当然粉丝们不一定愿意),假如全球有20家厂商和华纳合作,每家每年向华纳支付500万美元的授权费,那么1个亿的“小目标”就能轻松完成,而且还是美刀,别小看这1个亿,虽然和AT&T一年1500亿+的营收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但这一个亿可是纯利润,因为其几乎不包含任何成本。如果这些制片商们能把手里的IP卖得好,华纳以后此类收入相信也会水涨船高,这对华纳来说将是一个新的赢利点。

(2)让闲置“游”起来

让闲置游起来,这是某鱼的广告词,送给华纳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先来看一下华纳/DC手中到底有多少“闲置品”。目前DC漫画人物到底有多少,华纳并未公布,但根据国外问答网站Answers的数据(

https://www.answers.com/Q/How_many_characters_are_there_in_DC_comics),DC大概有400多位常见角色,而漫画中出现过的有名字的人物则高达2万之多,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一直增加。对于出现过的有名字的人物笔者并未统计过,这个也几乎无法统计,但是对于常见的DC漫画人物,笔者大概统计了一下,共有431个,和Answers网站的数据大致一样。笔者的数据来源就是美国著名媒体网站Fandom,其专门列出了所有常见的DC漫画人物(

https://superheroes.fandom.com/wiki/List_of_DC_Comics_Characters),这个网页中所有漫画人物的名字都是按照首字母进行排列的,所以比较容易进行统计,笔者统计了一下共有431个。至于Fandom的数据是否足够全面,笔者也不得而知,但个人觉得应该差不多,因为笔者在上面找到了所有常见的一些DC人物,比如Lois Lane(超人的媳妇),一位普通的新闻记者,她没有超能力,但依然被统计进来,说明这个网页统计的还是够全面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华纳自己能开发的人物有多少。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假设,假如华纳每年能生产6部DC电影以及6部DC电视剧,那么华纳一年最多能用到12组DC人物,注意这里我用了“组”而不是“个”,为什么是12组DC人物,因为每个DC人物一般不是单独出场,比如拍了一部蝙蝠侠电影,那么势必会出现罗宾、夜翼、猫女、小丑等同一漫画中的人物,把这些人物都归为一组。估计还会有人问为什么一年只能用到这12组,难道不能是19组、35组甚至是50组吗?这个问题就和人吃饭是一样的,一个人每天一般吃3顿饭,加上个夜宵或者零食,也就是最多5顿饭,10顿饭甚至50顿饭是不可能了。拍电影和拍电视也是一样的,一家制片商每年产出的电影或电视剧数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可能非常多,因为它的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拍摄太多的作品,就算有能力造出一大堆影视剧,你也没有足够的档期来分配这些作品,一年只有12个月,假如DC制作了12部电影,每个月上映1部,那么这些电影就会和华纳其他电影产生竞争,造成票房分流,最终造成部分电影亏损,此外还要考虑其他电影公司的电影的竞争,所以笔者在这里按照2个月上映一部电影/电视剧这样的频率,一年中是12组,每组10个漫画人物,那么一年中只能用到120个漫画人物,一组漫画人物的开发周期为2年,那么2年时间最多可以开发24组人物,总共240个漫画人物,大约占所有常见人物的55%(即240/431)。以上述这种开足最大马力拍摄电影/电视的效率,华纳也只能利用手中55%的常见漫画人物,还有45%“永远”在吃灰,何不把这45%拿出去赚钱呢?

有部分漫画人物的潜力远超我们的想象,比如漫威的《银河护卫队》以及DC的《自杀小队》,这些玩意在上映以前也没人会想到这么火爆,也可以看出他们的“钱景”是多么的广泛。而这里笔者要重点提一下WILDC.A.T.S.,这个名字有点让人懵逼,其意思是隐秘行动队(Wild Covert Action Teams),笔者是在小时候买的《科幻世界惊奇档案》杂志中第一次看到这个漫画,后来就在网上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觉得还不错。这个漫画可以说是DC版的“X战警”,里面的漫画人物也同样拥有各种各样的超能力,从世界观来看,个人觉得WILDC.A.T.S.差不多相当于漫威的X战警+银河护卫队,这玩意很明显完全可以开发成影视剧,个人觉得交给Netflix或者环球比较合适,指不定又是一个爆款。

上述这些数字都是按照最理想的情况来估计的,假如有某些电影、电视拍得不好,票房、收视率非常惨淡,那么这些人物的利用率还会下降,不信可以看看已经被搁置了10年的绿灯侠。目前华纳已经拍过的DC电视、电影人物笔者在此大致列两个表(表1和表2),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十年所有出现在荧幕上DC人物也真没多少,个人觉得也就占据了这431人中的30%左右,DC的这座宝库还有待发掘。

注:表1和表2中部分人气较高的动漫人物,笔者将其单独归为一类,比如超人和蝙蝠侠,其本应属于正义联盟,但笔者将其单独归类,同时一些年代较早的电影和电视剧也都未列出。

表1. 主要DC电影

表2.主要DC电视剧

(3)利用各厂商优势,补齐华纳短板

华纳目前的短板在于内容制作、海外宣发和成本控制上。

首先是内容的制作上,华纳制作的DC电影,从1989年《蝙蝠侠》第一部上映,到如今2021年华纳共拍摄了22部DC电影(之前的4部《超人》太早了,就不讨论了),除去《蝙蝠侠与罗宾》、《海王》、《神奇女侠》、《绿灯侠》以及《沙赞》,其他电影的主题都比较黑暗,这和当今超级英雄电影的主流趋势有点背道而驰,在迪士尼/漫威的带领下,当今主流超级英雄电影的特点就是搞笑+合家欢,甚至还略带伤感,而华纳竟然很巧妙地避开了这些,这也难怪,从1989年的《蝙蝠侠》到2004年的《猫女》,4部蝙蝠侠电影加上一部猫女电影,除了第一部《蝙蝠侠》大卖以外,其他电影都是勉强盈利甚至亏损,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几部蝙蝠侠电影的节奏是从严肃到轻松,1989年蒂姆·波顿执导的首部《蝙蝠侠》还算是比较正派,而到了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简直成了喜剧片,整个系列的票房也是持续走低,而在诺兰接手了蝙蝠侠之后,蝙蝠侠电影的主题就往严肃甚至黑暗方面靠拢了,尤其是《黑暗骑士》和《黑暗骑士崛起》两部电影的全球票房都超过10亿美金,更是坚定了华纳一路走到“黑”的决心。但隔壁漫威却反其道而行之,其电影全部都是合家欢式的爆米花作品,虽然不少人批评影片内容毫无“营养”,但部部大卖的现实让迪士尼在这条道上也一路走到黑。当然这并不是说华纳拍不出节奏欢快的电影,《绿灯侠》、《海王》和《沙赞》的基调和之前的电影相比,明显要欢快许多,尤其是《海王》,其11.4亿的全球票房仍是DC电影之最,但《小丑》的成功又把DC拉倒了黑暗的基调上。华纳为了延续之前电影严肃的基调,同时又为了和漫威的电影有所区别,所以是难以放弃电影中的黑暗主题的,如果自己拍不出合家欢电影,那把IP授权给其他厂商,让他们来拍,岂不一举多得?环球、派拉蒙乃至索尼哥伦比亚都是合家欢电影的一把好手,把IP授权给这些厂商,华纳不仅能赚到钱,还丰富了DC电影的类型,同时改善了以往DC电影在观众眼中的形象,这种一举多得的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了。

(4)有利于衍生品的推广

很多游戏和周边都是在电影推出后才有的,华纳在授权IP之后,短时间内会有多部相关影视作品的推出,这会对衍生品的推广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之前已经说过了,华纳授权这些IP只限于影视作品,其他诸如玩具、服装、电子游戏、图书音像等都不包括在内。华纳既能收取IP授权费,又能收割一波衍生品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5)打开中国市场

世界上那么多市场,为什么就把中国市场单独拿出来说呢?这里面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国市场在去年也就是2020年正式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为202.74亿元,折合31.1亿美元,而第二大市场北美市场仅为20.85亿,中国的领先优势还是非常大的,这里面虽然有疫情因素的影响,但国内市场的飞速成长不能忽略,华纳目前票房最高的DC电影是《海王》,其当年在中国收入高达3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而且仅比北美市场少了3000万美元,可见中国市场的潜力之大。如果能在中国打开局面,可谓是“钱”途无量。

第二点就是目前中国市场的疫情控制最好,中国本土目前已无新冠病例,所有病例来自于外部输入,中国是目前少数几个能把疫情控制得如此好的国家,而美国目前日增感染人数仍在4万上下,而这样的趋势还要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当前形势下,中国的电影市场明显要好于其他各国,把握中国市场,对DC电影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华纳相较于环球和迪士尼,甚至是派拉蒙和索尼,目前在开发中国市场的进度上都处于劣势,如果能把IP授权给中国厂商,无疑对华纳是一大利好。在好莱坞各大厂商中,开发中国市场最好的是迪士尼,其与中国合资建设了上海迪士尼乐园,而且其漫威电影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无论是政府关系还是观众认可度都走在了最前面。接下来是环球,环球几乎是依葫芦画瓢copy迪士尼的做法,其在北京建设了环球主题公园(预计2021年下半年开园),很明显是对标上海迪士尼乐园,而其《小黄人》和《速度与激情》系列在中国同样非常受欢迎。而索尼和派拉蒙都是选择与中国电影厂商合作,索尼之前的《毒液》就与腾讯合作,在中国大卖了2.7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而派拉蒙早在几年前的《变形金刚》中就加入了一大堆中国厂商的广告,这也让《变形金刚》在中国部部大卖。华纳作为好莱坞6大厂商之一,无论是跟中国厂商还是中国政府的关系都不如其他几家竞争对手,一心想做大做强的华纳肯定不甘心如此,那么强势打入中国势在必行,而方法就是把自己的IP授权给中国厂商。笔者这样说也并非是信口胡诌的。华纳之前因为忽视中国市场,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是落后于其他厂商的,如今可以通过开放IP授权来赶上。一方面华纳没有环球和迪士尼那种游乐园类型的实体资产,那么就通过虚拟的IP资产来开发中国市场,而且这个相对来说成本更低效果更快。迪士尼也有类似的做法,不过是其自己制作电影,然后找来一些中国或者亚裔演员来演,本质上还是封闭式的自行开发。而华纳可以选择把某些IP授权给中国的制片商,比如中影、华谊兄弟、爱奇艺、优酷等,让这些厂商来开发相关的影视剧,这种方式可以是中国独资开发,或者是中国和华纳合资开发,但内容制作完全或者大部分交由中国厂商制作。这种方法制作出的影视剧,无论成功与否,至少华纳在金钱上是有收益的,而且还打开了DC漫画在中国的知名度,这和迪士尼那种只请几个中国演员参演、但核心团队还是好莱坞的“面子工作”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华纳肯把DC漫画这样手里的王牌IP 授权给中国厂商,这不仅开创了业界先河,也是讨好中国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

(6)做影视界的“安卓”,打造新的授权模式,引领业界潮流

在科技行业有很多“开放VS封闭”的例子,而从长期来看,大多都是开放模式笑到了最后,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手机行业。这里笔者简略介绍下最近20年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早在1998年,当时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Psion的共同成立了塞班(Symbian)公司,专注于智能系统的开发。而1999年塞班公司推出Symbian OS v5.x操作系统,2000年爱立信推出全球第一款Symbian系统手机—爱立信R380。2003年塞班推出v7.x4版本,而当时创始人之一的摩托罗拉却选择退出塞班公司。而到了2006年,全球Symbian手机总量达到一亿部,2008年诺基亚收购塞班公司,塞班成为诺基亚独占系统。而2009年,LG、索尼爱立信等各大厂商纷纷宣布退出塞班平台,转而投入新系统领域(主要是Android),而到了2010年塞班仅剩诺基亚一家支持。 2011年3月,Symbian被传“开源”,之后更名为诺基亚Belle。11月,塞班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降至22.1%,霸主地位已彻底被Android取代,中国市场占有率则降为23%。12月21日,诺基亚宣布放弃Symbian品牌。而2013年6月12日,诺基亚宣布停止出货塞班智能手机,全面转向微软Windows Phone平台,这也意味着塞班时代正式终结。

应用信息
  • 大小:22MB
  • 厂商:暂无
  • 包名:com.tvbox.henm.dianbo
  • 版本:味精出品
  • MD5值:fc18d4884a6b71936d916864d0bcaf9f